AI助力网络文学“出海”:挑战与机遇并存

2025-05-18
0

在中国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的今天,其“出海”已成为全球文化的一大奇观。据中国作协发布的数据,海外读者已超过1.5亿,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然而,尽管中国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庞大,真正“出海”的作品却相对较少。2022年,国内新增网络文学作品超过300万部,而累计输出的作品仅有16000余部,这导致海外读者对“出海”作品的需求远大于供给。

翻译难题:效率与成本的挑战

翻译是网络文学“出海”的第一道关卡。由于网络文学篇幅巨大、作品海量,而专业翻译人才不足,这成为了网络文学大规模走出去的重要障碍。尽管网络文学请专业译者翻译的价格高达每1000字200元,但动辄几百万字的作品成本之高,使得许多优秀翻译人才更倾向于从事同声传译或金融、法律、医疗等领域的翻译工作。

人工智能助力:效率与成本的革新

近年来,人工智能(AI)为网络文学“出海”带来了新的机遇。阅文集团旗下海外门户起点国际已上线约3600部翻译作品,同比三年前增长110%。AI技术的应用使得网文翻译效率提升近百倍,成本降低超九成。例如,推文科技创始人童晔指出,AI可以使翻译效率提高3600倍,对于1000字的翻译,人工需要1小时,而AI只需要1秒;成本也降低到原来的1%,100万字的专业译者翻译需要20万元,AI只需要不到1000元。

AI翻译的准确性:从“信达雅”到“理解上下文”

AI翻译的准确性是关键。童晔认为,AI翻译可以拿到75~80分的准确度,而专业译者可以拿到85分。AI翻译通过自然语言理解技术,对网文内容进行深入挖掘,构建网文的整体知识图谱,从而更好地理解网文内容。例如,AI可以自动识别角色、场景、题材、故事脉络等信息,并翻译网文特殊领域中的词、句、段落,包括人名、地名以及类似“金丹”“解药”这种特有元素词。

AI翻译的局限性:需要人的“精加工”

尽管AI翻译在准确性上取得了显著进步,但它仍存在局限性。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许苗苗指出,AI翻译可能会丢失文本质量、消损原著色泽,特别是在处理文化差异、本土语境等复杂语言现象时,AI翻译可能无法准确传达作者的审美趣味与情感追求。阅文集团副总裁、总编辑杨晨也强调,AI翻译需要人的“精加工”,即通过人工校正来综合优化AI翻译内容。

结语

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网络文学“出海”提供了新的可能性,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。如何在保持效率的同时,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,需要行业、平台和创作者共同努力。通过“人-机”协作,结合AI翻译和人工校正,网络文学有望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和影响。

标签:

版权声明

AI精灵导航内容全部来自网络,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,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,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!本站所发布的一切学习教程、软件等资料仅限用于学习体验和研究目的;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,否则,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。请自觉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,如果您喜欢该资料,请支持正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