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epSeek现象:AI对市场、就业与经济的全方位影响解析
自2025年春节以来,DeepSeek这一现象已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逻辑。本文将深入探讨AI应用在微观、中观、宏观三个层面的影响,包括其广泛程度、对工作岗位的潜在冲击,以及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影响。
一、微观视角:AI投资与渗透进程
自2022年ChatGPT发布以来,美国科技企业的资本开支迅速增长,美国对AI基建的投资力度尤为显著。DeepSeek之所以能对全球市场产生重大影响,正是因为其“成本低、效率高”的特征,动摇了市场对于美股头部科技公司大规模资本开支的信心。
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,投资力度不断加大,美国AI的渗透率也在微观层面大幅提升。具体来看:
- 美国职场中的AI渗透率可能在20-40%之间;
- 与上一轮个人电脑渗透不同,美国在工作之外的AI渗透率可能超过工作上的应用;
- 2023年-2024年,美国AI渗透率的增速可能超过70%。
对比上一轮IT浪潮,成本下降、监管放松等因素促进了新技术的投资和应用。1990年代,电脑、互联网的渗透率不断提升,背后是技术进步、工艺提升带动IT产品价格下降,进而强化企业投资意愿。政策的支持,如1996年《电信法案》的“去监管”,也推动了这一过程。
二、中观视角:AI对就业与工作的影响
当前,AI对工作任务的替代性可能强于就业。以下为具体分析:
- 从用途出发,信息业是美国企业应用AI最广泛的行业,当前AI使用更多在于强化工作效能,而非自动化;
- 根据美国普查局调查,AI对任务的替代程度要远远高于就业;
- 当前,AI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训练员工应用AI。
长期视角下,AI对就业的影响很可能是冷热不均的。复杂性较高、需专业判断的岗位就业需求可能增加,如与AI相关的软件开发、数据处理等职业。然而,重复性任务含量较高的职业,如法律助理、客户代表,就业需求可能下滑。
三、宏观视角:AI对经济的影响
尽管AI可大幅提升编程等微观任务效率,但对于经济的推动效果尚不显著。以下为具体分析:
- 支出法方面,AI相关投资(如数据中心建筑投资)占美国经济比重不大;
- 疫情以来,虽然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速提升,结构中AI相关行业贡献较大,但较1990-2007间的生产率增速还有较大距离。
为什么当前AI对经济的推动效果较为有限?以下为几个原因:
- AI在工作上的渗透率还有待提升;
- AI在企业应用中的“强度”提升空间较大;
- 科技的应用对于社会、经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参照过往技术经验,AI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助推效应仍存显著不确定性。
长期来看,如果AI显著提升生产率,“高增长、低通胀”的“金发女郎”经济特征可能会再现,一如美国1990年代。此外,AI技术应用的广度、深度提升不会仅仅局限于美国,这对中国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、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也具备较大意义。
风险提示
地缘政治冲突升级;美国经济放缓超预期;美联储超预期转“鹰”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。
版权声明
AI精灵导航内容全部来自网络,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,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,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!本站所发布的一切学习教程、软件等资料仅限用于学习体验和研究目的;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,否则,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。请自觉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,如果您喜欢该资料,请支持正版!
暂无评论